对于工期紧迫、抗渗性能较高的防水工程,适宜的外加剂材料是( )。
倾斜巷道倾角为12度,支架架设的迎山角为( )。
某基坑要求降水深度22m,土的渗透系数为100m/d,采用井点降水时宜选用( )。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井的运输巷道工程,该巷道长度800m,坡度4°.净宽5.2m,净高4.0m,采用锚网喷支护。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巷道穿过细粒砂岩、泥岩、粉砂岩,岩石普氏系数f=4~6;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预计工作面涌水量小于3m3/h。建设单位委托一监理单位负责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后次月,施工单位完成巷道掘砌工程量48m,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月末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经理、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共同对巷道锚喷支护工程进行了验收。现场质量验收选择了支护成型较好的20m巷道,随机选择了检查点2个,检查结果显示检查点各分项均合格,总监理工程师最终核定为质量合格。
事件2:巷道施工至255m时,顶板淋水增大。施工单位为作业人员购置了雨衣、雨裤等劳保用品,费用2万元。同时向监理单位提出对工作面进行钻探要求,探明巷道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监理工程师认为建设单位已提供了详实的水文地质资料。未同意施工单位的申请,并要求继续施工:施工到260m时,工作面放炮后出现片帮冒顶并伴有涌水,揭露了破碎带。监理工程师下达了设计变更通知单,巷道250~260m段增设U型钢支架增强支护,巷道260~275m变更为U型钢支架加混凝土支护,净断面不变。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编制了相关措施经审批后执行。巷道250~275m设计变更前计划作业10天、变更后实际作业25天,增加费用80万元。该段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及时提出了索赔申请,索赔内容包括3项: (1)工期索赔15天:(2)购置劳保用品的费用2万元; (3)处理冒顶段巷道的费用80万元
事件1中的做法存在不妥,请给出正确的做法。
针对事件2可采取哪些临时支护方法来预防工作面出现冒落事故?
事件2中,该巷道250~275m段指定分项工程包括哪些项目?
针对事件2,分别说明施工单位的3项索赔内容能否成立?说明埋由。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低瓦斯矿井的锚啧支护巷道施工任务,巷道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页岩层,长度2500m。巷道掘进断面高度3.8m、宽度4.0m。该巷道采用普通钻眼爆破施工方法,工作面配备两臂凿岩台车打眼,炮眼深度2.5m,菱形直眼掏槽方式,使用药卷规格φ35mm×200mm×250g的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掏槽眼装药9卷,辅助眼装药7卷,周边眼装药5卷,底眼装药7卷,掏槽眼和辅助眼为反向连续装药结构(如图1所示),周边眼为反向空气柱装药结构,采用6段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但爆破后发现巷道成型质量差,超挖严重。
由于煤层的起伏变化,局部地段巷道工作面含有瓦斯,施工单位根据这一情况调整了爆破参数,炮眼深度改为2.0m,掏槽方式改为垂直楔形掏槽,装药结构改为正向装药,采用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并控制电雷管的总延时。
该巷道正常施工段爆破成型差、超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图1所示的炮眼装药结构,说明图注1~4的名称。
对于巷道含有瓦斯地段,施工单位为何将掏槽方式改为垂直楔形掏槽?绘制垂直楔形掏槽方式炮眼布置的正面图和平面图,并标注主要尺寸。
对于瓦斯巷道工作面爆破,电雷管的总延时应控制在多少以内?
【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承包施工某矿山井下轨道运输大巷,大巷布置在底板岩层中,穿越岩层Rb=40~60MPa,属中等稳定。已探明地质构造在《地质报告》说明书及所附图中作了叙述并标注。巷道设计为半圆拱形断面,采用锚喷支护。
施工单位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地质资料编制了施工方案。采用多台风动凿岩机打眼,爆破破岩,耙斗装岩机装岩,专用锚杆钻机打眼并安装锚杆,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喷混凝土;两掘一喷,临时支护采用锚杆支护。正常施工期间工作面作业人员18人,主要设备耙斗装岩机1台,湿式混凝土喷射机1台,凿岩机6台,锚杆钻机2台等设备。该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施工单位在巷道施工至370m时,放炮通风后,出矸人员直接进入作业面准备出矸,在准备过程中发生冒顶事故,导致作业面上固定耙斗机前端滑轮、锚桩的2名工人被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时造成作业面停工和部分施工机械、工器具损坏、工程材料损失,共延误工期15d。
冒顶事故发生抢险结束后,通过事故调查确认,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突遇陷落柱。通过地质探查该陷落柱呈椭圆形,长轴沿巷道轴线10m左右,短轴垂直巷道轴线8m左右,柱内岩石破坏严重且呈碎块状。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索赔的内容包括:事故造成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工程材料损失费,停工期间设备台班费及租赁费,停工期间人工窝工费用,工期顺延。
该轨道运输大巷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违反了哪些顶板管理规定?
冒顶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做好哪些工作?
巷道穿越背景中严重破碎岩层陷落柱应采取哪些施工措施?
本次冒顶事故属于哪一安全事故等级?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施工单位应以何理由提出索赔?施工单位应如何计算各项索赔费用?说明申请工期索赔的条件。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设计深度500m。合同约定分项工程量增减10%以内时,按已有类似工程综合单价调整。建设单位提供了距离该主井井筒40m的普通地质钻孔资料作为井筒检查孔资料,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后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井筒施工到450m深度时发现了井筒地质资料没有揭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局部岩帮冒落的情况,原锚杆支护井壁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支护效果。施工单位口头提出要求变更支护方案。
事件2:在继续掘进前,施工单位对断层进行了探水作业,发现含水层涌水量远远大于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造成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单位采取了注浆和更有力的排水措施。同时,设计单位根据断层涌水的影响,决定延深井筒深度,并出具了井筒延深40m的设计变更。
根据事件1和事件2,建设单位同意就井筒涌水量大及设计变更调增合同价款,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应的索赔和调增价款报告。
事件1中,施工单位要求变更支护方案,监理单位应如何处理?针对该井筒条件和围岩破碎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加强支护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事件1中,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程索赔的理由是什么?如何确定相关索赔费用?
事件2中,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变更后,进行索赔的程序是什么?
事件2中,井筒延深40m,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价款调增?
【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拟建一矿井井筒,该井筒设计净直径4.5m,井深682m。招标文件提供的井筒检查孔地质资料表明:井筒基岩段614m有两个含水层:井深342~422m段有断层破碎带,涌水量较大;井深436~447m段为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筒围岩以泥岩和胶结不好的破碎砂岩等弱稳定岩层为主,部分为中等稳定的砂岩、泥质砂岩。整个项目工期安排紧。招标文件发出后,建设单位考虑到井筒涌水的风险,开标前12d发出补充函,要求:
(1)井筒验收的漏水量不得超过6m3/h;(2)在无其他质量问题的条件下,如井筒漏水量每增加1m3/h,罚款50万;每减少1m3/h则奖励20万;延迟3d开标,以便投标单位完成补充说明。
该井筒项目有3家投标单位提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发现各投标文件对井筒涌水和补充函的处理各有不同:
(1)关于井筒治水方案,A单位采用工作面预注浆;B单位对破碎带采用地面注浆,砂岩含水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案;C单位则采用单一的地面预注浆。
(2)关于排水方案,A单位采用风动潜水泵排水方案;B单位采用吊泵排水的方案;C单位采用吊桶加风动潜水泵排水,另配卧泵及相应排水系统方案。
(3)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质量标准和加强处罚的规定,A单位因无法承受建设单位的奖罚要求,采取了“本项目存在风险,决定以项目总价增加5%作为风险费”的办法;B单位在工程费中增加了“为避免涌水引起的风险,增加措施费80万”;C单位则提高了原井筒排水设备风险费(10万),并要求将地面预注浆工程分包给专业注浆单位,另增加壁后注浆风险处理费(20万),总计30万作为井筒涌水的风险费用。
最终评标委员会在指正了各投标单位不合理做法的基础上,确定C单位中标。
C单位修正了投标文件中不合理的内容,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合同,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对井筒注浆施工分包,要求注浆后的井筒漏水量不得超过5m3/h。
在项目实施中,井筒施工到破碎带附近时,抓岩机的抓斗在转向吊桶时突然甩落一块较大的岩块,砸伤一名工作面工人。检查发现抓岩机及抓斗设备均完好。
分析比较三家投标单位的注浆堵水、排水施工与组织措施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该井筒施工项目中,存在哪些风险内容?风险费的计价有何规定?说明各投标单位考虑风险费用内容的合理与不合理地方。
指出A单位应怎样正确应对招标补充函的要求。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标准的要求,C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分析井筒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说明施工单位可能有哪些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可以采取什么风险转移策略来减少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