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工程的单位工程包括有()。
背景
某矿山项目建井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认真地进行了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工作。主要包括编制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保证总工期目标不被突破的对策措施;确定施工方案:工程进度的动态管理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工程进度的检查计划;施工总平面图及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计划;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等。工程进行过程中,有关单位进行联合检查,发现施工单位一台主要设备未能如期到位,导致总工期拖延15d;矿场方面原因引起较大设计变更,导致总工期拖延30d;由于地下勘探不明,遭遇老空积水,导致总工期拖延45d。(同一工作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停工都不在同一时间)
施工方所进行的进度控制工作是否包含了项目进度控制的整个过程?
上述原因导致建井工程拖延多少时间?影响工期的因素属于哪些内容?
针对以上因素,可采取哪些赶工措施?
【背景资料】
某矿业工程公司中标承包某矿主、副立井井筒及井底车场相关工程。该矿主井净直径5.0m,井深450m,副井净直径7.2m,井深460m。主副井井筒施工到底后,随即进行主、副井之间的道路贯通。贯通结束后,主井进行了1t单层罐笼的临时改绞。
某日,承包单位的机电人员按项目部的安排,在井口拆换排水管。虽然把钩工提醒要注意安全,但施工人员仍不慎将一根短钢管坠落井下,此时恰逢井下罐笼提升,罐内共有15人(其中一名放炮员)和一个炸药箱(内装30卷炸药,10发雷管),急速下落的短钢管在距井底80m处与罐笼相撞,致使罐笼剧烈震荡、偏斜,最终造成罐内部分人员轻伤,3人坠落井下遇难。
在这起安全事故中,存在哪些主要的违章行为?
该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有哪些?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安全事故属于什么等级?
从安全管理角度分析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低瓦斯矿井的锚啧支护巷道施工任务,巷道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页岩层,长度2500m。巷道掘进断面高度3.8m、宽度4.0m。该巷道采用普通钻眼爆破施工方法,工作面配备两臂凿岩台车打眼,炮眼深度2.5m,菱形直眼掏槽方式,使用药卷规格φ35mm×200mm×250g的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掏槽眼装药9卷,辅助眼装药7卷,周边眼装药5卷,底眼装药7卷,掏槽眼和辅助眼为反向连续装药结构(如图1所示),周边眼为反向空气柱装药结构,采用6段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但爆破后发现巷道成型质量差,超挖严重。
由于煤层的起伏变化,局部地段巷道工作面含有瓦斯,施工单位根据这一情况调整了爆破参数,炮眼深度改为2.0m,掏槽方式改为垂直楔形掏槽,装药结构改为正向装药,采用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并控制电雷管的总延时。
该巷道正常施工段爆破成型差、超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图1所示的炮眼装药结构,说明图注1~4的名称。
对于巷道含有瓦斯地段,施工单位为何将掏槽方式改为垂直楔形掏槽?绘制垂直楔形掏槽方式炮眼布置的正面图和平面图,并标注主要尺寸。
对于瓦斯巷道工作面爆破,电雷管的总延时应控制在多少以内?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资源供应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井底车场平面布置示意图部分内容如图2所示,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3所示,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由同一个工作队完成,各工作的作业时间均不可压缩。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进行60d,施工单位月度检查时重点检查了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发现:副井重车线1(工作A)和变电所通道(工作D)已完工;副井重车线2(工作L)已完成其工程量的60%;副井空车线(工作B)已完成其工程量的80%;中央变电所(工作E)由于设计变更,尚未开始作业,预计完成设计变更还需要10d。施工单位考虑到工作E的延误将导致后续工作中央泵房(工作J)和泵房通道(工作K)不能正常完成,工程不能按时交付,与各工作队协商并在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下调整了进度计划,以满足工期要求。经施工单位计算,工作E的延误导致的窝工费和机械设备台班折旧费为30万元,按照调整后进度计划施工将增加投入8万元。 事件2:由于建设单位提供设计资料不及时,导致外水仓(工作H)延误10d,已提前运至现场的施工机械台班折旧费损失2万元,窝工费15万元。 事件3:内水仓(工作I)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设备发生故障,导致该工作延误6d,修理设备花费6万元,增加窝工费8万元。 针对事件1~事件3,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资源供应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绘制的井底车场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确定工程计划工期和关键工作。
事件1中施工单位发现工作E延误后,应如何安排后续工程施工,才能够保证计划工期(用文字说明)?
就事件1~事件3,逐一说明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
【背景资料】 建设单位发包一年产量60万吨的煤矿工业广场项目。经过招标投标,某施工单位中标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工程内容包括提升机房、变电所、机修车间、办公楼等,合同总价2800万元。施工期间,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工期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图1所示),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监理工程师发现,按照设计文件,工作H和工作I完成后。工作J方可施工,这在进度计划网络图中没有体现,不符合“四结合”的施工准备方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调整。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王某因个人原因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施工单位决定由项目副经理李某担任项目经理。 事件3:办公楼工程F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供应的预制桩到场不及时,使桩基础推迟5d开工。打桩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打桩设备出现故障造成工程停工3d。设备修理完毕恢复施工后,出现了属于不可抗力的恶劣天气,导致工程停工7d。
具体说明施工准备工作中采取“四结合”方法的内容。
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计算项目工期并指出关键工作。
针对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只需文字说明)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对工期是否有影响?说明理由。
事件2中,新任项目经理李某应具备何种资格?说明理由及施工单位变更项目经理的程序。
事件3中,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出多少天的工期索赔?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