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零件批量为3件,有4道加工工序,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分别为10分钟、5分钟、20分钟、10分钟,按平行移动方式计算的生产周期为( )分钟。
某型号螺线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8mm,误差为(+0.4,-0.4)。现对完成该内径加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随机抽取的样本进行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0.30mm。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某企业批量生产一种零件,投产批量为5件,经过4道工序加工,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15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零。
如果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进行零件生产,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的时间是( )分钟。
某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和2017年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亿元)
该公司2017年度的营业毛利率为( )。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运营,某糖果生产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企业市场调查人员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说明填写要求后,调查人员请被调查顾客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一周后回收问卷。同时,企业还收集了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该企业2011~2016年糖果销售额见下表。(单位:万元)
若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选择移动跨越期n=5),该企业2017年的销售额预测值是( )万元。
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单一农机产品。该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模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假定废品率为0。在进行工序同期化后,该企业测算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所需设备数为1.94,最终确定第3道工序实际设备数为2。
该流水线第3道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为( )。
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单一农机产品。该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模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假定废品率为0。在进行工序同期化后,该企业测算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所需设备数为1.94,最终确定第3道工序实际设备数为2。
该流水线的空间组织形式是( )。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2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4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假定本月投产A产品20000件;耗用甲材料12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22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28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根据已知数据,M公司可采用( )对成本费用进行定量控制。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2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4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假定本月投产A产品20000件;耗用甲材料12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22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28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如果M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控制法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形式是( )。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运营,某乳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企业市场调查人员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说明填写要求后,调查人员请被调查顾客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一周后回收问卷。同时,企业还收集了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该企业2013--2018年乳品销售额见下表。
若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选择移动跨越期n=5),该企业2019年的乳品销售额预测值是( )万元。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运营,某乳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企业市场调查人员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说明填写要求后,调查人员请被调查顾客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一周后回收问卷。同时,企业还收集了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该企业2013--2018年乳品销售额见下表。
若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选择移动跨越期n=3),则2017年预测的相对误差是( )。
某企业生产单一农机产品。该企业在综合分析企业的生产技术现状以及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决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产品装配。该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模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假定废品率为0。在进行工序同期化后,该企业测算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所需设备数为1.94,最终确定第3道工序实际设备数为2。
该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 )分钟。
某公司经过简化的2015年度资产负债表见下表(单位:千万元)。
根据所给资料,该公司期末速动比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