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饼干生产企业为了调查更换饼干包装的效果,选取A超市作为实验组,B超市作为控制组,进行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实验时间为1个月,更换包装前后的销量数据见下表。
该实验的实验变数效果为( )箱。
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15分钟,线上某道工序所需加工时间为30分钟,则该道工序计算所需设备数量是( )台。
某公司拟实施某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需要新投资3000万元,拆除旧厂房设备将损失200万元,而这些厂房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则该项目的总投资为( )万元。
某企业有一台模具加工设备,原值为32000元,其逐年维持费用和逐年实际残值为已知值,如下表所示。
若用面值法计算,则该设备的最佳更新期为( )年。
已知某设备原始价值为350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为400元,设备残值为30000元,则设备的最佳更新期为( )年。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运营,某糖果生产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企业市场调查人员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说明填写要求后,调查人员请被调查顾客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一周后回收问卷。同时,企业还收集了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该企业2011~2016年糖果销售额见下表。(单位:万元)
该企业可以选择的非随机抽样方法是( )。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运营,某糖果生产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企业市场调查人员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说明填写要求后,调查人员请被调查顾客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一周后回收问卷。同时,企业还收集了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该企业2011~2016年糖果销售额见下表。(单位:万元)
该企业采用的市场调查方法是( )。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运营,某糖果生产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企业市场调查人员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说明填写要求后,调查人员请被调查顾客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一周后回收问卷。同时,企业还收集了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该企业2011~2016年糖果销售额见下表。(单位:万元)
若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选择移动跨越期n=5),该企业2017年的销售额预测值是( )万元。
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运营,某糖果生产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企业市场调查人员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说明填写要求后,调查人员请被调查顾客自行填写调查问卷,一周后回收问卷。同时,企业还收集了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该企业2011~2016年糖果销售额见下表。(单位:万元)
该企业2015年的销售预测值为2150万元,则2015年预测的相对误差是( )。
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单一农机产品。该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模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假定废品率为0。在进行工序同期化后,该企业测算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所需设备数为1.94,最终确定第3道工序实际设备数为2。
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 )分钟。
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单一农机产品。该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模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假定废品率为0。在进行工序同期化后,该企业测算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所需设备数为1.94,最终确定第3道工序实际设备数为2。
下列属于工序同期化的措施的有( )。
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单一农机产品。该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模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假定废品率为0。在进行工序同期化后,该企业测算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所需设备数为1.94,最终确定第3道工序实际设备数为2。
该流水线第3道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为( )。
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单一农机产品。该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模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假定废品率为0。在进行工序同期化后,该企业测算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所需设备数为1.94,最终确定第3道工序实际设备数为2。
该流水线的空间组织形式是( )。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B工序的工序能力( )。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在该型号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某企业有一台精密仪器,其原值为12万元,使用后第1年的维持费用为6000元,实际残值为10万元。在综合分析该精密仪器使用费用的基础上,企业采用恰当的方法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并对该精密仪器进行科学管理。
该精密仪器第1年的年度使用费用为( )万元。
某企业有一台精密仪器,其原值为12万元,使用后第1年的维持费用为6000元,实际残值为10万元。在综合分析该精密仪器使用费用的基础上,企业采用恰当的方法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并对该精密仪器进行科学管理。
确定该精密仪器最佳更新期,较适用的方法是( )。
某企业有一台精密仪器,其原值为12万元,使用后第1年的维持费用为6000元,实际残值为10万元。在综合分析该精密仪器使用费用的基础上,企业采用恰当的方法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并对该精密仪器进行科学管理。
下列关于该企业对该精密仪器进行科学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企业有一台精密仪器,其原值为12万元,使用后第1年的维持费用为6000元,实际残值为10万元。在综合分析该精密仪器使用费用的基础上,企业采用恰当的方法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并对该精密仪器进行科学管理。
如果根据设备的经济寿命来确定该精密仪器的最佳更新时机,应遵循的原则是( )。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2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4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假定本月投产A产品20000件;耗用甲材料12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22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28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根据已知数据,M公司可采用( )对成本费用进行定量控制。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2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4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假定本月投产A产品20000件;耗用甲材料12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22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28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M公司生产A产品所耗用甲材料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 )万元。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2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4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假定本月投产A产品20000件;耗用甲材料12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22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28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如果M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控制法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形式是( )。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2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4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假定本月投产A产品20000件;耗用甲材料12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22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28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下列成本费用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