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试卷总分: 150及格分数: 70试卷总题: 25答题时间: 120分钟
1
[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A.
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B.
大量使用化肥增产增收
C.
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D.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收藏
纠错
2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具有还原性,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Cl2具有漂白性,故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C.
单质硅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制造光纤和太阳能电池
D.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故可用P2O5或碱石灰干燥
收藏
纠错
3
[单选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收藏
纠错
4
[单选题]

X、Y、Z、W、T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这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Z、T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T与X元素可形成化合物XT4

C.

物质WZ2、WT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由Y、Z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收藏
纠错
5
[单选题]

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图①装置将海带灼烧成灰

B.

用图②装置制取氨气

C.

用图③装置制取少量NO

D.

用图④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SO2

收藏
纠错
6
[单选题]

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N的浓度是原平衡的70%,则(  )。

A.

m>n

B.

M物质的转化率减小了

C.

N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收藏
纠错
7
[单选题]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3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阳极.锌片是阴极

C.

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

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比乙慢

收藏
纠错
8
[单选题]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H2O2所含中子数为8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CH4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CO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1.4NA
D.
1 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1NA
收藏
纠错
9
[单选题]

制备CuSO4可以采取如图4所示的三种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中消耗的H2SO4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

与途径①、②相比,途径③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

利用途径③制备16g CuSO4,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D.

生成等量的CuSO4,三种途径中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收藏
纠错
10
[单选题]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是制造抗疟药物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

B.

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

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酯基和醚键

D.

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收藏
纠错
11
[单选题]
下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高中化学课程是每个公民的必学课程
B.
高中化学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高级化学人才
C.
高中化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
D.
高中化学课程强调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收藏
纠错
12
[单选题]
下列属于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  )。
A.
知道
B.
认同
C.
测量
D.
理解
收藏
纠错
13
[单选题]
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以此推测其具备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
分类
B.
归纳
C.
演绎
D.
类比
收藏
纠错
14
[单选题]
下列关于学业评价的说法符合现行高中化学课程评价理念的是(  )。
①评价的目的就是甄别
②评价的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
③评价只需要注重结果
④评价应目标多元化与方式多样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收藏
纠错
15
[单选题]
化学知识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和情意类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气有毒属于情意类知识
B.
收集CO2气体属于技能性知识
C.
氨气可和水反应属于理论性知识
D.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属于事实性知识
收藏
纠错
16
[单选题]
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了解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哪些问题比较严重;哪些问题我们自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向有关部门反映。这种教学活动属于(  )。
A.
角色扮演
B.
社会调查
C.
实验探究
D.
小组讨论
收藏
纠错
17
[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讲实验”的方法比“做实验”教学效果更好
B.
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教学效果更好
C.
家庭小实验在高中教学中不宜提倡,因为可能有危险
D.
实验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物质性质及变化
收藏
纠错
18
[单选题]
关于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学校应向高中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并由学生自己对实验安全负责
B.
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制作简易实验仪器
C.
开发和利用社区学习资源。是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途径
D.
应鼓励教师应用和研制化学教学软件.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收藏
纠错
19
[单选题]
关于教科书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教科书的编写依据之一是课程标准
B.
教师应该理解教科书并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C.
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应关注学科知识体系而非生产生活实际
D.
教科书内容应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收藏
纠错
20
[单选题]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时,教师需要关注(  )。
①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②教材内容
③学生情况
④教学设备情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收藏
纠错
21
[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某化学教师上了一堂研究课“盐类的水解”,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收藏
纠错
问题:
1、

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意义有哪些?

未作答
2、

请简述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若干教学策略(至少3种)。

未作答
22
[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位化学教师在进行高一化学1(必修)“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①: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用小刀切去表层,再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开展教学。接着,教师做了实验②:在空气中点燃一小块钠,实验③: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少量水。

收藏
纠错
问题:
1、

写出该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

未作答
2、

实验②、③的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

未作答
3、

利用实验①、②、③,教师将分别开展哪些知识的教学?(3分)上述教学过程的优点是什么?

未作答
23
[简答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统计了学生解题情况。【试题】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和NH4HCO3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测验结果】参加测验的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表1: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收藏
纠错
问题:
1、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未作答
2、

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错误的原因。

未作答
3、

根据上述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你认为讲评本题时,需要突出讲解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是什么?

未作答
24
[简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一位化学教师关于“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化学平衡?学生:(思考)教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组成保持不变的状态。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呢?教师:边讲边板书。

学生:(倾听)教师:大家理解了吗?下面我们来研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首先看浓度的影响。(边讲边板书)实验1:

教师:请各小组(事先已为各小组准备了相应的实验试剂与仪器)取3 mL重铬酸钾溶液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几滴浓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大家是不是看到加了氢氧化钠溶液之后,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了?是不是说明氢离子减少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了?对,是的,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教师:(边讲边板书)实验2:……(接着教师归纳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收藏
纠错
问题:
1、

请结合案例,说明该教师教学的主要优点有哪些。(可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回答)

未作答
2、

你认为此案例中,该教师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未作答
3、

“化学平衡的移动”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类知识在学生化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未作答
25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中“基本营养物质”的部分内容如下:4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主要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结构比较复杂,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哪些主要的性质,我们怎样识别它们呢?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试验3-5 1.观察葡萄糖样品,取约2g葡萄糖固体加入盛有5 mL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现象。 2.将碘酒演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观察并记录现象。 3.取一小块鸡皮,置蒸发皿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应用上述反应可以检验葡萄糖。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特征反应: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蛋白质也可以通过其烧焦时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实验3-6取1 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 min,观察、记录并解释现象。现象:解释: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或果糖:

油脂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及“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等知识。

收藏
纠错
问题:
1、

请写出“实验3~6”中依次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未作答
2、

完成“基本营养物质”中的材料二所述内容的教学设计片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总字数不少于300字)。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每题3分,20题)
简答题(每题18分,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