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句子,把握文意
简答题: 10不定项: 4总题量: 14
1
[简答题]

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 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离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知在缧绁之中。”晏 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盏, ,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 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

晏 子 长 不 满 六 尺 身 相 齐 国 名 显 诸 侯 今 者 妾 观 其 出 志 念 深 矣 常 有 以 自 下 者

未作答
2
[简答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阳必拔也拔:攻克

B.临山而救之临:面临

C.则削迹于秦削迹:革除官职

D.不如背秦援宜阳背:背弃

答:(  )

未作答
3
[简答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未作答
4
[简答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的一项是:

A.无功,则削迹于秦。

B.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  )

未作答
5
[简答题]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日拔。

译文:

(2)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译文:

未作答
6
[简答题]

宓子贱为单父①宰⑦,过于阳昼,日:“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日:“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日:“钓道奈何?”阳昼日:“夫投纶③错④饵,迎而吸之者,阳桥⑤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⑥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日:“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日:“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

【注】①单父:古地名。 ②宰:春秋时把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称为“宰”。 ③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④错:同“措”,放置。 ⑤阳桥:鱼名。 ⑥鲂:鱼名。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下面语句中的“之”都属代词,请分析指出它们所代的事物。

A.迎而吸之者。

B.冠盖迎之者。

C.而与之共治单父。

答:A: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未作答
7
[简答题]

宓子贱为单父①宰⑦,过于阳昼,日:“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日:“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日:“钓道奈何?”阳昼日:“夫投纶③错④饵,迎而吸之者,阳桥⑤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⑥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日:“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日:“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

【注】①单父:古地名。 ②宰:春秋时把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称为“宰”。 ③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④错:同“措”,放置。 ⑤阳桥:鱼名。 ⑥鲂:鱼名。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比较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未作答
8
[简答题]

宓子贱为单父①宰⑦,过于阳昼,日:“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日:“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日:“钓道奈何?”阳昼日:“夫投纶③错④饵,迎而吸之者,阳桥⑤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⑥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日:“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日:“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

【注】①单父:古地名。 ②宰:春秋时把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称为“宰”。 ③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④错:同“措”,放置。 ⑤阳桥:鱼名。 ⑥鲂:鱼名。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若存若亡”应该解释为:

A.像生存又像死亡

B.若隐若现

C.像要上钩又像不上钩

D.好像有又像没有

答:(  )

未作答
9
[简答题]

宓子贱为单父①宰⑦,过于阳昼,日:“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日:“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日:“钓道奈何?”阳昼日:“夫投纶③错④饵,迎而吸之者,阳桥⑤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⑥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日:“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日:“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

【注】①单父:古地名。 ②宰:春秋时把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称为“宰”。 ③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④错:同“措”,放置。 ⑤阳桥:鱼名。 ⑥鲂:鱼名。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吾少也贱”应解释为:

A.我少年时卑贱

B.我小时候地位卑下

C.我年轻无知

D.我年轻卑贱

答:(  )

未作答
10
[简答题]

宓子贱为单父①宰⑦,过于阳昼,日:“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日:“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日:“钓道奈何?”阳昼日:“夫投纶③错④饵,迎而吸之者,阳桥⑤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⑥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日:“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日:“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

【注】①单父:古地名。 ②宰:春秋时把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称为“宰”。 ③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④错:同“措”,放置。 ⑤阳桥:鱼名。 ⑥鲂:鱼名。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你认为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应该是下面的哪一条:

A.治国办事看清人的面目。

B.上任做官不可重用逢迎讨好的人。

C.治理国家要依靠作风正派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D.做官办事要“知人善任”。

答:(  )

未作答
11
[不定项]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日:“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日:“吾善孙吴法。”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谈必推孙吴 推:推崇

B.

与国朝争雄,兵未决 决:决战

C.

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俾:使、令

D.

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答:(  )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不定项]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日:“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日:“吾善孙吴法。”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两个“兵”字相同,两个“将”字不同。

B.

两个“兵”字相同,两个“将”字也相同。

C.

两个“兵”字不同,两个“将”字相同。

D.

两个“兵”字不同,两个“将”字也不同。答:(  )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不定项]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日:“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日:“吾善孙吴法。”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士)利用空闲时间杀牛备酒,宴请那些部下,实际上不能统帅军队。

B.

(吴士)利用空闲时间杀牛备酒,宴请那些部下,从未指挥过军队作战。

C.

(吴士)闲时就杀牛备酒,与他所招募的人饮酒作乐,实际上不能统帅军队。

D.

(吴士)闲时就杀牛备酒,与他所招募的人饮酒作乐,从未指挥过军队作战。答:(  )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不定项]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日:“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日:“吾善孙吴法。”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结党营私,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

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又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

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

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答:(  )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简答题(10题)
不定项(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