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①
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③,拜为上卿④,以勇气闻⑤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⑥缪贤舍人⑦。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⑨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⑩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⑪;欲勿予,即⑫患⑬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⑭,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⑮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⑯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⑰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⑱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⑲,故燕王欲结于君⑳。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㉒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㉓请罪,则幸得脱㉔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㉕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㉗?”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㉙,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㉛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①曰:“璧有瑕②,请指示王。”王授③璧。相如因持璧却④立,倚柱,怒发上冲冠⑤,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⑥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⑦尚不相欺,况⑧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⑨,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⑩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⑪。何者?严⑫大国之威以修敬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⑭,礼节甚倨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⑯。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⑰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⑱,固请⑲,召有司⑳案图㉑,指从此以往十五都㉒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㉔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㉕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㉖,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㉗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㉙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②。”赵王鼓瑟。秦御史③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④,请奉盆缶秦王⑤,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⑥矣!”左右欲刃⑦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⑧。于是秦王不怿⑨,为一击缶。相如顾⑩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⑪。”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⑫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⑬,终不能加胜于赵⑭。赵亦盛设兵⑮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⑯,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⑰。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⑱,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⑲。吾羞,不忍为之下⑳!”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㉒。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㉔谏曰:“臣㉕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㉖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㉚?”曰:“不若㉛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注释】
①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赵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③[阳晋]在今山东省郓(yun)城县西。④[拜为上卿]授予上卿的官职。上卿是战国时最高的官阶。⑤[闻]闻名,出名。⑥[宦者令]宦官的头目。⑦[舍人]门客。战国时,贵族或官僚家里常养着一些食客。⑧[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成璧。⑨[遗(wèi)]送交,交付。⑩[易]交换。⑪[徒见欺]白白地受骗。见,被、受。⑫[即]则,就。⑬[患]忧虑,担心。⑭[可使报秦者]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报,答复、回复。⑮[窃计]私下打算。窃,谦词。⑯[止]阻止。⑰[语(yù)]告诉。⑱[境]指赵国边境。⑲[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于,介词,被动用法。⑳[结于君]同您结交。[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意为从赵国逃跑,投奔到燕国。[束]捆缚。[肉袒(tǎn)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肩膊。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质,砧板。[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得,能够。脱,免。[宜]应该。[寡人]古代君主谦称自己。[不(fǒu)]通“否”[曲]理亏。[均之二策]比较这两个对策。均,权衡、比较。之,这。[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负秦曲,使动用法。负,担负、承担。[必]一定,实在。[奉]通“捧”。[臣请完璧归赵]请,动词,仅表示谦逊的语气。完璧使动用法,使璧完好无缺。[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故城西南角。[奏]呈献,进献。[传以示]传给……看。以,连词,连接“传”与“示”。[美人]指妃嫔。[左右]指侍从。
①[前]上前,动词。②[瑕(xiá)]玉上的斑点,疵病。③[授]交,给。④[却]退,这里指后退几步。⑤[怒发上冲冠]因愤怒而使头发竖起,冲动了帽子。这是夸张的说法。⑥[负]凭借,倚仗。⑦[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⑧[况]何况。⑨[逆强秦之欢]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们)的感情。逆,违背触犯。欢,欢心。⑩[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⑪[拜送书于庭]书,国书。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⑫[严]尊重用作动词。⑬[修敬]整饰礼仪表示敬意。修,整饰。⑭[见臣列观(ɡuàn)]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意思是不在正殿接见,礼数轻慢。列观,一般的宫殿,这里指章台。观,建筑物的一种。⑮[倨(jù)]傲慢。⑯[弄臣]皇帝狎近宠爱之臣。⑰[急]这里是逼迫的意思。⑱[辞谢]婉言道歉。⑲[固请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⑳[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案图]察看地图。案通“按”审察察看。[都]城。[特]只,不过。[佯(yánɡ)为]装作。[共传]共同传扬,就是公认的意思。[设九宾于廷]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指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舍]安置住宿,动词。[广成传(zhuàn)]宾馆名。传,招待宾客的馆舍。[决]必定。[衣(yì)褐]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装成百姓。衣,动词,穿。[径道]便道,小路。[引]延请。[缪公]就是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缪,同“穆”。[坚明约束]坚守契约。坚,固定。明,明白。约束,名词,指契约。[负]辜负,对不起。[间(jiàn)]间道,小路。这里用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一介之使]一个使臣。介,个。使,名词。[就汤镬(huò)]受汤镬之刑。就,动词。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汤烹煮。镬,古代煮食物的一种大锅。[唯]通赏用在包首表示希望的语气。[孰]通熟”仔细。[相视而嘻]面面相觑(qù),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形容秦王与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嘻,这里作动词用。[引相如去]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引,牵,拉。[因]由此,趁此。[厚遇]好好招待。厚,优厚。遇,招待款待。[卒]终于。[廷见相如]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归之]让他(相如)回去。[使不辱于诸侯]出使到诸侯(国)能不辱没使命。[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级。[其后]指公元前281年,就是赵惠文王十八年。[拔]攻下。[石城]地名,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南。[为好]和好。[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古称“西河”,渑池在西河以东,所以称为“西河外”。[渑(miǎn)池]地名,在现在河南省渑池县。
[欲毋(wú)行]想要不去。毋,不。[诀(jué)]告别,有准备不再相见的意味。[度(duó)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路上行程以及会见的礼节完毕。
①[绝秦望]断绝秦国的念头,指秦国可能扣留赵王做人质来进行要挟的打算。②[奏瑟(sè)]弹瑟。下文“鼓瑟”同。瑟,乐器名,形状像琴。③[御史]战国时的史官称“御史”。④[善为秦声]擅长演奏秦地乐曲。⑤[请奉盆缶(fǒu)秦王]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意思是请秦王击盆缶为乐。奉,进献。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歌唱,常击缶为节拍。“盆缶”后省略“于”。⑥[得以颈血溅大王]能够拿(我)头颈的血溅在大王身上,意思是和秦王拼命。⑦[刃]这里用作动词,杀。⑧[靡]退却。⑨[怿(yì)]高兴,喜悦。⑩[顾]回头。⑪[为秦王寿]给秦王献礼。寿,向人进酒或献礼,动词。⑫[咸阳]秦国的都城,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⑬[竟酒]酒筵完毕。⑭[加胜于赵]胜过赵国,意思是占赵国的上风。加,动词。胜,这里作名词。⑮[盛设兵]多多部署军队。盛,多。⑯[既罢](渑池之会)结束以后。⑰[右]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⑱[徒以口舌为劳]只凭言词立下功劳。徒,只、不过。口舌,言语。
⑲[素贱人]本来(是)卑贱的人指相如为宦者令的舍人)。素,向来本来。⑳[不忍为之下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蔺相如)下面。[宣言]扬言。[争列]争位次。[已而]过了些时候。[相与]一齐,共同。[臣]秦汉以前表示卑谦的通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高义]高尚的品德。[殊甚]太过分。殊,很、极。甚,过分。[且庸人尚羞之]就是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且,就是,连词,表假设,兼让步。之,指蔺相如竭力躲避廉颇的做法。羞之,“以之为羞”的意思。[不肖]不才。[孰与秦王]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孰,谁、哪一个。孰与,何如、比……怎么样。[不若]不如(秦王)。[驽(nú)]愚劣,无能。[顾]但,只不过。[不俱生]不共存。[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就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荆,灌木,古代常用它的枝条做成刑杖。[因宾客]由宾客(做引导)。因,通过经由。宾客,指门客。[将军]指蔺相如。当时的上卿兼任将相,所以称将军。[刎(wěn)颈之交]誓同生死的朋友。刎颈,割头。
这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徒见欺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何以知之。 ⑤而君幸于赵王。 ⑥大王见臣列观。 ⑦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⑨且相如素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