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智联教育,今天是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登录
注册
退出登录
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
二级造价
土建中级职称
监理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消防安全
一级消防
安全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卫健康
执业药师
护士资格证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成人高考
职业资格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人力资源师
财会经济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
初级会计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税务师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银行从业
职业技能
互联网营销师
全媒体运营师
育婴师
营养师
初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
家庭教育
保育师
养老护理员
心理咨询师
健康管理师
考公考编
公务员
课程中心
题库
师资
资讯
学习中心
学习工具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
400-6858-7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心理学第02部分
单选题: 50题
总题量: 50题
1
[单选题]
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 )为基础的。
A.
人际沟通
B.
情景判断
C.
社会知觉
D.
人际知觉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网络称为( )。
A.
图式
B.
核心知识
C.
框架
D.
内隐认知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受( )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
印象
B.
遗忘曲线
C.
图式
D.
自我意识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 )。
A.
印象管理
B.
印象形成
C.
个体印象
D.
个体信息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 )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A.
印象管理
B.
印象形成
C.
信息加工
D.
第一印象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 )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A.
信息内容
B.
信息数量
C.
信息顺序
D.
信息真实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
A.
特质印象
B.
印象形成
C.
光环效应
D.
近因效应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光环效应是一种( )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A.
社会适应
B.
信息干扰
C.
先入为主
D.
以偏概全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
A.
印象形成
B.
第一印象
C.
总体印象
D.
刻板印象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刻板印象具有( )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
消极
B.
社会适应
C.
破坏性
D.
概括定型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
A.
第一印象
B.
刻板印象
C.
总体印象
D.
客观印象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这是( )。
A.
简约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权模式
D.
加法模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 )。
A.
加权平均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法模式
D.
定型模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 ),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A.
权重
B.
比重
C.
大小
D.
均值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 )。
A.
简约模式
B.
加权平均模式
C.
概括模式
D.
中心品质模式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这是( )。
A.
印象输入
B.
印象输出
C.
印象管理
D.
印象形成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印象管理是一种(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A.
信息加工
B.
情感过程
C.
社交技巧
D.
影响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在印象管理时,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 )。
A.
隐藏自我
B.
自我抬高
C.
形象塑造
D.
自我暴露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 )。
A.
归因
B.
探索
C.
图式
D.
评价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属于( )。
A.
内归因
B.
行为内因
C.
稳定性原因
D.
情境归因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 )是易变性因素。
A.
情绪
B.
人格
C.
智力
D.
能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的预测。
A.
准确
B.
变化
C.
稳定
D.
系统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的预测。
A.
准确
B.
变化
C.
可控
D.
不可控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 )理论。
A.
控制点
B.
内外因
C.
稳定性
D.
可控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 )有不同的解释。
A.
态度
B.
原因
C.
控制源
D.
行为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 )。
A.
行动者
B.
观察者
C.
外控者
D.
内控者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单选题]
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这种人是( )。
A.
行动者
B.
内控者
C.
外控者
D.
评价者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单选题]
其态度与行为方式均符合社会期待的是( )。
A.
行动者
B.
内控者
C.
外控者
D.
观察者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单选题]
海德(1958)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 )原则。
A.
不变性
B.
易变性
C.
协变性
D.
特异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单选题]
折扣原则是归因现象的主要研究者( )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A.
海德
B.
凯利
C.
琼斯
D.
戴维斯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单选题]
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 )协变。
A.
共同性
B.
一致性
C.
特异性
D.
规律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单选题]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 ),那么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A.
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
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
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
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单选题]
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A.
利益
B.
社会视角
C.
态度
D.
控制点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单选题]
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 )策略。
A.
隐藏自我
B.
自我抬高
C.
自我防卫
D.
自我暴露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单选题]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这种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 )归因偏差。
A.
空间性
B.
情境性
C.
特异性
D.
动机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单选题]
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有可能通过改变他们的( )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
A.
睡眠
B.
生活
C.
归因
D.
治疗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单选题]
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是( )。
A.
社会动机
B.
社会态度
C.
价值观
D.
社会知觉
收藏
纠错
解析
38
[单选题]
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 )。
A.
需要
B.
注意
C.
兴趣
D.
动机
收藏
纠错
解析
39
[单选题]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 )。
A.
U型曲线
B.
倒U型曲线
C.
线性关系
D.
指数曲线
收藏
纠错
解析
40
[单选题]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的趋势。
A.
逐渐下降
B.
逐渐上升
C.
迅速上升
D.
稳定不变
收藏
纠错
解析
41
[单选题]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 )。
A.
亲合动机
B.
成就动机
C.
利他动机
D.
优势动机
收藏
纠错
解析
42
[单选题]
亲合起源于( )。
A.
依恋
B.
恐惧
C.
焦虑
D.
社会化作用
收藏
纠错
解析
43
[单选题]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 )。
A.
越强
B.
越弱
C.
越稳定
D.
越难预测
收藏
纠错
解析
44
[单选题]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 )。
A.
很难预测
B.
较低
C.
较稳定
D.
较高
收藏
纠错
解析
45
[单选题]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沙赫特的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弟妹妹( )。
A.
强
B.
稳定
C.
弱
D.
弱很多
收藏
纠错
解析
46
[单选题]
亲合动机是人际吸引的( )层次。
A.
较低
B.
中等
C.
较高
D.
最高
收藏
纠错
解析
47
[单选题]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 )的关系。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零相关
D.
很复杂
收藏
纠错
解析
48
[单选题]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的状态转换到满足的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称为( )。
A.
归因过程
B.
定势过程
C.
动机过程
D.
转换过程
收藏
纠错
解析
49
[单选题]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 )。
A.
抱负动机
B.
成就动机
C.
社会动机
D.
习得性动机
收藏
纠错
解析
50
[单选题]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
A.
主观期望
B.
成就水平
C.
抱负水平
D.
业绩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
(共5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