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质量管理中的常用技术与质量检测
单选题: 8多选题: 2不定项: 7总题量: 17
1
[单选题]
受控状态下工序对加工质量的保证能力称为(  )。
A.
工序能力
B.
技术能力
C.
工艺能力
D.
管理能力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控制图是1942年由美国的(  )首创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
A.
休哈特
B.
泰罗
C.
帕雷特
D.
菲根堡姆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  )用以整理质量数据,找出规律,通过对它的观察来分析、判断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根据质量特性的分析结果进行适当地调整,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A.
分层法
B.
直方图
C.
排列图
D.
散布图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  )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点值和计件值的场合。
A.
理化检验
B.
抽样检验
C.
计数检验
D.
计量检验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按检验对象检验后的状态特征,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  )。
A.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B.
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
C.
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
D.
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产品的两个可能相关的变量数据用点标示在坐标图上,通过观察分析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这种质量控制方法是( )。
A.
排列图
B.
散布图
C.
因果分析图
D.
直方图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在质量管理中,用来整理数据、描述质量特性数据分布状态的质量分析图是( )。
A.
关键路线图
B.
树枝图
C.
直方图
D.
因果分析图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某部件加工时,设计尺寸为150mm,误差为(+0.28,-0.22),现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经过计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83,该工序能力指数是( )。

A.

1.2

B.

1

C.

0.9

D.

0.7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多选题]
假设某企业某型号灯管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72,那么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
降低工序能力
B.
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
努力提高设备精度
D.
修订标准
E.
采取合并或减少工序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多选题]
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  )。
A.
计数检验
B.
理化检验
C.
计量检验
D.
感官检验
E.
破坏性检验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不定项]

某车间正在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得知某零件在第n道工序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毫米)为Tu=φ20.000,TL=φ19.990。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平均=φ19.995,s=0.00131。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有( )。
A.
B.
机器
C.
原料
D.
制度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不定项]

某车间正在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得知某零件在第n道工序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毫米)为Tu=φ20.000,TL=φ19.990。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平均=φ19.995,s=0.00131。
该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0.67
B.
1.00
C.
1.27
D.
1.33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不定项]

某车间正在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得知某零件在第n道工序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毫米)为Tu=φ20.000,TL=φ19.990。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平均=φ19.995,s=0.00131。
该工序能力为( )。
A.
过剩
B.
充足
C.
正常
D.
不足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不定项]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毫米,公差为(+0.15,-0.15)毫米。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毫米。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7。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2.12
B.
1.63
C.
1.41
D.
0.63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不定项]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毫米,公差为(+0.15,-0.15)毫米。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毫米。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7。
B工序的工序能力( )。
A.
严重不足
B.
不足
C.
充足
D.
过剩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不定项]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毫米,公差为(+0.15,-0.15)毫米。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毫米。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7。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
B.
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
提高原材料质量
D.
若设计上允许,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不定项]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毫米,公差为(+0.15,-0.15)毫米。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毫米。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7。
在该型号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
生产设备
B.
生产方法
C.
市场价格
D.
作业人员
收藏
纠错
解析
答题卡
重做
单选题(8题)
多选题(2题)
不定项(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