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教学策略
单选题: 36简答题: 6总题量: 42
1
[单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在研究某一课题时,往往不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下列方法中最基础的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行动研究法
D.
实验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2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不包括(  )。
A.
演示强化
B.
语言强化
C.
动作强化
D.
活动强化
收藏
纠错
解析
3
[单选题]
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是(  )。
A.
科学性和学科性
B.
针对性和生动性
C.
多样性和强化性
D.
简明性和启发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4
[单选题]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常规育种分别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此类提问属于哪一种提问类型?(  )
A.
理解型
B.
分析型
C.
评价型
D.
综合型
收藏
纠错
解析
5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细胞的增殖”时,播放文昌鱼胚胎发育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人方式属于(  )。
A.
直观导入
B.
设疑导入
C.
经验导入
D.
事例导入
收藏
纠错
解析
6
[单选题]
在讲解完“种群的特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
A.
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
学习内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C.
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
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7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结束方式属于()。
A.
系统归纳
B.
比较异同
C.
领悟主题
D.
巩固练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8
[单选题]
高中生物课堂中,对如“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演示模型”“人体膝跳反射过程模拟演示器”等教具、学具制作的研究属于()。
A.
基础理论研究
B.
应用性研究
C.
比较性研究
D.
开发性研究
收藏
纠错
解析
9
[单选题]
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去当地的中心医院检验科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机选取了一些化验单,向医生请教如何看懂化验单。之后医生又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并向学生讲解了各种化验知识。教师的这种做法所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
面向全体学生
C.
倡导探究性学习
D.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10
[单选题]
生物组魏老师已有八年的任教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魏老师经常与班级的各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状态,还主动关心并积极配合其他老师的教学。说明魏老师()。
A.
具有课程开发意识
B.
具有校本研修能力
C.
具有课堂管理能力
D.
具有团结合作精神
收藏
纠错
解析
11
[单选题]
关于概念图教学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让学生背诵教师提供的概念图
B.
可以用于诊断学生的错误概念
C.
概念图中包含术语、连接线和连接词
D.
在复习课上,可以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一个单元的概念体系
收藏
纠错
解析
12
[单选题]
下列教学情境中。运用了科学史教学策略的是()。
A.
带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动物园观察脊椎动物特征
B.
利用概念图归纳细胞相关概念
C.
采用故事讲述的方式讲解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D.
讲解无土栽培技术
收藏
纠错
解析
13
[单选题]
高一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有一个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王老师先给学生做演示,以展示各种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都加是的斐林试剂,导致装有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脲试剂。场面一度很尴尬,此时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A.
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
B.
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
C.
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
D.
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
收藏
纠错
解析
14
[单选题]
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内容要点的探究性学习属于()。
A.
发现式探究
B.
推理性探究
C.
实验式探究
D.
启发式探究
收藏
纠错
解析
15
[单选题]
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经验总结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16
[单选题]
在进行“细胞膜的结构”教学时,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更合适( )
A.
讲授
B.
谈话
C.
直观教学
D.
演绎
收藏
纠错
解析
17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直观教学的优势( )
A.
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B.
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C.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D.
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收藏
纠错
解析
18
[单选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这种理论主张的学习方式是( )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意义学习
D.
多元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19
[单选题]
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中不包括( )。
A.
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
B.
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C.
学生要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
D.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20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结束方式属于(  )。
A.
系统归纳
B.
比较异同
C.
领悟主题
D.
巩固练习
收藏
纠错
解析
21
[单选题]
在学习了“群落的结构”一节后,教师应同学的要求,让学生分组调查学校草坪、植物园湖边、小区花园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并要求学生上网查阅当地物种分布情况。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没有用到的课程资源是(  )。
A.
社区课程资源
B.
家庭课程资源
C.
学校课程资源
D.
媒体课程资源
收藏
纠错
解析
22
[单选题]

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中,教师用图5阐明中心法则。该模型属于(  )。

A.

生物模型

B.

概念模型

C.

数学模型

D.

物理模型

收藏
纠错
解析
23
[单选题]
在讲解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后,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这两句话?”教师的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
A.
运用提问
B.
分析提问
C.
理解提问
D.
综合提问
收藏
纠错
解析
24
[单选题]
在进行“DNA分子的结构”教学时,为加深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教师准备了硬纸、剪刀、黑色签字笔及细铁丝等材料,让学生分组制作DNA分子简易模型。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  )。
A.
概念图教学策略
B.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C.
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D.
STS教学策略
收藏
纠错
解析
25
[单选题]
某高中生物教师要研究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其最适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行动研究法
D.
观察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26
[单选题]
听课是帮助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听课时要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笔记包括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两个方面。其中,教学实录一般包括(  )。
①听课学科、班级、授课人等基本信息
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③听课教师人数
④授课人教学时采用的方法
⑤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⑥学生活动情况及教学效果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③④
收藏
纠错
解析
27
[单选题]
在“群落的演替”一节中,教师想要展示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应选用直观教具中的(  )。
A.
实物
B.
标本
C.
挂图
D.
模型
收藏
纠错
解析
28
[单选题]
某中学生物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班级近几次的生物小测验结果都不理想,他认为是这几个单元的生物知识过于抽象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可以利用的直观教具导致的,同时也认为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为了查明原因以提高学生成绩,这位教师宜采用的教学研究方法是(  )。
A.
文献研究法
B.
教育观察法
C.
教育调查法
D.
行动研究法
收藏
纠错
解析
29
[单选题]
下列叙述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要求的是(  )。
①积极主动地完成垃圾分类的任务
②设计垃圾处理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的实验探究方案
③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④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垃圾污染环境的忧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收藏
纠错
解析
30
[单选题]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教学中,王老师想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以展示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加的都是斐林试剂,导致装有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脲试剂。场面一度很尴尬,此时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
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
B.
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
C.
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
D.
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
收藏
纠错
解析
31
[单选题]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和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  )特点。
A.
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
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C.
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
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收藏
纠错
解析
32
[单选题]
在生物教学中,只要实验室条件允许,教师总是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体验实践带来的快乐。该教师的这一做法,遵守的教学原则是(  )。
A.
科学性原则
B.
实践性原则
C.
公平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收藏
纠错
解析
33
[单选题]

图5所示的“光合作用过程”属于()。

A.

概念模型

B.

物理模型

C.

数学模型

D.

图表模型

收藏
纠错
解析
34
[单选题]
在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扩散作用”,用国外某版本生物教材上的有关扩散作用的“迷你实验”替换了该校所用教科书上的实验,在本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教师的做法()。
A.
不合理,只能使用该校指定教材
B.
不合理,我国教材更适用于我国的教育
C.
合理,教师可使用多个版本教材进行备课
D.
合理,国外教材内容优于该校指定教材
收藏
纠错
解析
35
[单选题]
我们倡导中学生物学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找出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样的教学研究也称为行动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A.
课堂研究
B.
实验研究
C.
量的研究
D.
质的研究
收藏
纠错
解析
36
[单选题]
在讲解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后,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这两句话?”教师的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A.
运用提问
B.
分析提问
C.
理解提问
D.
综合提问
收藏
纠错
解析
37
[简答题]

材料:

以下是某教师关于“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把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准备各种糖(少量)不得少于五种,鼓励种类越多越好,意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并查阅资料了解糖的知识,为课堂上能轻松地突破难点作好铺垫,同时也为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糖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阅读教材“细胞中的糖类”的内容,并归纳整理知识结构。通过谈话、自学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了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糖进行归类,并能说出每种糖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作用。对完成得快而且好的小组,教师给全组同学在发展性评价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个性化评价栏中记录为A一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积极完成任务。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材料,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使用了哪种教学策略?运用这种教学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未作答
2、

在教授材料中的内容时,除该教师采取的策略之外,还可采用哪些教学策略?举出两种。

未作答
38
[简答题]

材料: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从教学活动特点来看,该教师采取了哪种教学策略?

未作答
2、

根据该教师的做法,简单谈谈在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准备以及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未作答
39
[简答题]

阅读细胞的有丝分裂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请根据材料回答: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可能选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未作答
2、

根据以上教学流程,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

未作答
40
[简答题]

材料:

 一、教学内容:免疫调节。

 二、教学过程:

 1.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2.分析教材中的曲线。

提出问题:(1)HIV攻击T细胞,它主要破坏的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2)描述HIV浓度随着时间是怎样变化的?(3)一年后,HIV浓度大量降低,说明第三道防线具有什么作用?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出问题: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细胞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4.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提出问题:(1)哪种细胞能产生抗体?(2)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3)哪些细胞或物质具有识别作用?(4)抗原进入人体后,经过什么途径最终被抗体消灭?

 5.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上述内容是某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免疫调节”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其显著特点是什么?试结合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未作答
2、

结合以上教学内容,说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未作答
41
[简答题]

材料: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本材料中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简述合作学习的原则。

未作答
2、

材料中多处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简述讲解时应注意的要点。

未作答
42
[简答题]

“基因在染色体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收藏
纠错
解析
问题:
1、

根据以上设定的教学目标,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未作答
答题卡
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