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所运用的活动记录表: [方法导引]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使用分类、比较和实验等研究方法。 [要求]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安全提示] 1.为了安全,取用钠的量尽可能少(绿豆大小)!必要时给反应容器加盖玻璃片。 2.观察实验现象时,与反应容器保持一定距离。 3.你想做的实验需要教师批准后才能动手操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活动记录在评价方面具有哪些功能?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
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使用策略。
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图2的含义。
请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评价观的相关内容。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21世纪初,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针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发展性课程与教学评价成为评价领域的最新思想。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有哪些?
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功能。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答题情况如下:选择A的占24%,选择B的占4%,选择C的占20%,选择D的占5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
如果你要讲解本题,请写出你的正确解题思路。
请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其pH如表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两溶液pH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 >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L④和V2L①溶液混合后,若pH=7,则Vl<V2 答题情况:选择A的10%,选择B的占20%,选择C的占34%,选择D的占36%。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如果你讲解这道题,请写出你的正确思路。
请对学生答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案例:
某教师在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时,基本上按下列几步讲述:
第一步,导入:刚才我们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燃烧反应,下面我们来学习甲烷的一种特殊反应——取代反应。
第二步,实验: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过程,自己做了一遍实验,然后让学生大概看了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第三步,讲解:教师照着教材上口述一遍取代反应的概念。紧接着按照教案中准备的例题。解题步骤口述、照抄给学生,完成例题教学。
第四步,练习:让全部学生做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
第五步,小结:教师把本节内容重复性地做了一个小结。
请你用新课程理念对本节课的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针对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
以下材料为某教师对“乙烯的结构”知识的教学过程片断: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画出乙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提出问题】若将乙烷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强热发生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试写出这两种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其中一种气体是氢气。
【学生活动】学生不难写出另一种气体的化学式是C2H4。
【提出问题】C2H4是什么?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师生互动】首先,从分子组成上看,该气体分子(C2H4)与乙烷具有相同的碳原子,但少两个氢原子。随即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拿掉两个“氢原子”,问:剩余的两个键怎么办?追问:那么原来的碳氢键的角度会变化吗?接着,辅以Flash动画演示乙烷的立体模型转变为乙烯的平面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乙烯的结构特征。反问:C2H4分子与乙烷分子的几何构型一样吗?两个碳原子间共用的电子对数目相同吗?碳碳键间键长、牢固程度相同吗?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自主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老师在教授本节课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材料中的教学过程符合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哪些学习特征?